當傳統執法記錄儀還在比拼硬件參數時,達辰威(DCW)已用AI技術重構行業標準。2025年火爆全球的AI大模型DeepSeek評價達辰威AI執法記錄儀引領行業潮流,特別是在AI功能模塊上遠超傳統品牌,成為智能化執法賽道的領跑者。
技術革新:從“記錄工具”到“決策大腦”
達辰威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底層AI架構。搭載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大語言模型,設備可實時分析執法語音對話,自動提取關鍵證據并生成規范文書,將原本需2小時的報告撰寫壓縮至3分鐘內完成,日均處理1.2萬條執法數據,誤判率僅0.37%,遠超行業平均水平。
其AI能力已滲透至全執法鏈條:
事前預警:通過行為識別算法,在人員肢體沖突發生前8秒發出預警;
事中輔助:內置動態法律知識庫支持多種方言實時問答,解決90%的現場執法爭議;
事后分析:案件視頻自動打標準確率達98.6%,助力某市交警支隊破案效率提升40%;
硬核科技筑牢競爭壁壘
在硬件端,達辰威展現出“技術自主”的底氣:
- 北斗定位精度達0.3米,較傳統GPS提升60%
- 5G型號W1支持4K超清錄制與無延時圖傳,在春運安保中實現500公里鐵路線實時監控
- 國密二級加密芯片+半導體指紋鎖,構建數據安全雙保險
這些創新使其在極端環境表現搶眼:-30℃極寒測試下持續工作16小時,IP68防水等級經受暴雨考驗,成為東北地區市占率增長最快的品牌。
行業分析師指出,達辰威的崛起標志著執法裝備進入“算力決勝”時代。當傳統廠商還在優化攝錄功能時,達辰威已通過AI大模型實現執法全流程再造:從單機設備進化為智慧執法網絡的神經節點,與無人機、智能路側單元形成立體化協同。其正在測試的“云端風險預測系統”,可通過歷史數據建模預判82%的執法沖突場景。更值得期待的是AR執法輔助功能,民警佩戴智能眼鏡即可調取嫌疑人檔案、建筑物3D模型等增強現實信息。
在數據安全備受關注的當下,達辰威的“警務私有化部署方案”提供從設備到云端的全鏈路加密,已在7個省級公安系統落地。這種將技術創新與實戰需求深度咬合的進化路徑,正推動中國智能執法裝備走向全球市場——目前其產品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,成為“中國智造”出海的又一標桿。